专家:每年诺奖出炉 中国的围观者都众多
2016-10-11 16:18 来源:东方经济网 字号:
记者了解到,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öm),因契约理论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诺奖出炉,中国的围观者都众多,其中绝大部分都在吃瓜。
这并不奇怪,尽管有不少获奖成果接地气,如屠呦呦的青蒿素,但许多诺奖成果高深莫测,非专业研究者所不能了解。哈特与霍姆斯特罗姆的理论同样如此,他们的论文和著作满是数学公式,似不食人间烟火。然而,他们研究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可其实也是吃瓜群众,只不过瓜吃多了,多少能品出一点儿独特之味。有时也心痒,还从诺奖得主那里学上一两招,在江湖中走一走。因此,小可不才,带大家伙儿到美国麻省波士顿的郊外,看一出“舌尖上的剑桥”。
“契约理论”这几个词,自然令人想起合同与公司。除了神仙姐姐,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会与合同,甚至与公司打上交道。可是,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既不是合同订立攻略,也不是公司管理宝典,而是旨在探究在何种条件下契约能够得到最优订立和最优执行的学问。
这一探索听起来玄妙,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把“契约理论”换成“激励理论”,或许更能唤起吃瓜群众的神思遐想。怎样激励别人的所作所为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这岂不是令我辈经常头大但又心向往之的问题吗?
百姓要打官司,怎样激励律师尽心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股东出资办企业,怎样激励经理们尽心打理业务,而不是登山游学泡网红?职业经理人打理企业,怎样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不是暗中上网看球或刷屏读六六神擂?大学怎样激励老师们一方面潜心学问,另一方面尽心教学?当了领导之后,如何让下级保持忠诚,而且还要始终忠诚,但却又不唯唯诺诺?这些事儿听起来都太高大上,与日常生活不相干。说一个具体的,房子要装修了,怎么样让装修队干活儿地道而不会偷工减料?
对于这些看起来相互之间毫不相干的问题,哈特与霍姆斯特罗姆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思路。
- 热图
- 精彩瞬间
- 精彩新闻
- 随便看看